如何优化Windows上DAW(数字音频工作站)的性能

操作系统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Windows 10/11 64位是当前优先推荐的系统! 不过本文的大部分内容也适用于Windows 7和Windows 8。

定期更新操作系统,当然,如果是PJ版的软件,建议这个就不要操作了。

- 旧版本系统和旧硬件设备该怎么办?
我们都可以升级到Win10、Win11,甚至是以后更新的操作系统。然而,一些看似兼容的系统并不真正适合新版本DAW工作了。

随着Windows的发展和更新的频繁发布,很明显,与旧硬件的兼容性变得越来越差。DAW都会使用更新的微软应用编程,导致旧的驱动程序调用Shims运行的可靠性和性能下降。

 

组件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请确保所有设备的驱动程序是最新的,并使用最新的可用的固件。

- 图形卡/图形处理单元(GPU)
使用最新的官方提供的Windows驱动,但不要安装驱动所附带的额外软件!

像PhysX、GeForce Experience、AMD Settings(以前的Catalyst Control Center)大多是游戏相关的功能,在DAW上不需要。它们会消耗额外的CPU资源,并可能扰乱处理的优先级,对音频的实时处理不利。
- 音频接口(声卡)
使用最新的官方Windows提供的驱动程序。

如果使用外部设备,确保它(USB、Firewire、Thunderbolt)的驱动也是最新的。
 

设置Windows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- 节约电源
任何节能选项都应该被停用,以利于持续运行。
1.  打开控制面板 ▸ 电源选项,将计算机睡眠时间设置为 "从不"。
2.  进入"更改高级电源设置"▸"USB设置 "并禁用 "USB选择性暂停设置"。
- 尽可能地减少后台任务

这也包括在线存储解决方案,如Dropbox、OneDrive、Google Drive、iCloud等。它们往往不被考虑,尽管不断的同步会给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。即使你没有遇到性能上的困难,建议你至少在录制时暂停云服务。
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(RST)-- 长期的音频录制测试显示,如果RST控制面板▸性能中的 "链接电源管理 "选项被启用,一些系统上每隔几小时就会出现音频故障。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并使用该软件,请禁用它。

 

设置DAW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

这里以Cubase为例

在Studio(工作室) ▸ Studio Setup(工作室设置 / 设备设置) ▸ VST Audio System ▸ Advanced Options中,有一些设置都可以尝试。

- 处理精度
64bit浮点的处理精度会增加CPU负载和内存消耗。
- 激活多重处理(Multi Processing)
通常情况下,选择这个是首选设置。但如果出现性能问题,值得停用Multi Processing支持进行测试。
- 激活ASIO-Guard
如前所述,Cubase大量使用了实时处理。ASIO-Guard允许把尽可能多的处理从ASIO实时路径转移到ASIO-Guard处理路径,这将使系统更加稳定。然而,根据系统、工程和使用的插件,值得尝试停用它或选择一个不同的级别。

 

 

设置电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现在具有完全更新的Windows系统应该不需要修改任何默认设置。但是,如果某些驱动程序没有完全优化,而且遇到了音频掉线的问题,就值得仔细检查一下。

请注意,以下设置通常无法访问,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上。

如果你的CPU支持超线程(Intel)/ 同步多线程(AMD),并且你的BIOS允许你修改这个设置,请在UEFI BIOS中禁用超线程。
如果适用的话,为你的CPU禁用高级省电和动态性能选项。这通常需要在计算机的UEFI BIOS中完成,包括 "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(EIST)"、"AMD Cool 'n' Quiet"、"Intel Turbo Boost "和 "AMD Turbo CORE"。
如果可以的话,在UEFI BIOS中禁用C-States。C-States会让CPU在闲置时休眠,这可能会干扰实时应用程序,如音频。这个选项通常被称为 "禁用CPU闲置状态以节省电力"。

 

设置声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板载声卡

如果你的主板提供了板载声卡,应该把它配置为Windows声音设置中的标准播放设备。这样,Windows系统的声音将由板载设备输出播放,而不影响外置声卡的传输。

如果出现播放问题,也可以建议在系统的UEFI BIOS中停用板载设备。板载声卡由于缺少ASIO驱动程序,它们不允许在低延迟下工作。

此外,一些板载声卡配备了不合格的AD/DA转换器,只能提供低质量的信号(高噪音,非线性频率响应,不良静电屏蔽)。

延迟/缓冲区设置
如果遇到音频掉线或噼啪声,看看声卡设备的性能区,它表明还有多少资源可以用来计算音频数据并及时转发给音频驱动。

如果延迟很低(对应于很小的缓冲区数值),时间可能太短,无法进行适当的信号处理。

根据系统、音频接口和正在运行的工程,增加延迟/缓冲区设置是有意义的。

 

 

高级故障排除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分析工具
使用分析软件来监测你的系统的整体实时性能。
免费的实用程序 "DPC Latency Checker"(仅适用于Windows 7)和 "LatencyMon "、"WhySoSlow"为寻找可能的错误来源提供了很多便利。 

USB 2.0与USB 3.x
虽然USB 3.x是向下兼容的,USB 2.0组件应该在USB 3.x端口上工作,但稳定性和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
最好是将USB 2.0设备连接到USB 2.0端口。如果没有,一些UEFI BIOS设置允许将USB 3.x端口切换回USB 2.0。

与此相反,AMD系统上各种MIDI和音频问题(定时、掉线)的报告,一般是因为音频/MIDI接口连接到USB 2.0端口,可以切换到一个可用的USB 3.0端口尝试解决这个问题。然而,请注意,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口、其驱动程序和使用的主板。

USB端口与USB集线器
通常情况下,最好是将声卡直接与电脑连接。如果必需通过使用USB集线器来解决,请选择自供电的USB集线器(有源的)。甚至还有专为与声卡一起使用的USB集线器。

插件
考虑一下自己安装的插件库,是否全部需要这些?
通常,插件会导致性能或稳定性问题。建议只使用VST 3和64位插件! 

第三方应用程序
尽量避免使用它们,只安装DAW工作中真正需要的东西。
不要安装额外的杀毒软件(用Windows Defender代替),不要安装调整工具,不要安装打印机软件、流媒体客户端或管理工具等,更不要在后台持续运行着。
建议停用这些程序,并将自动启动的功能关闭。请参阅 "清理启动 "来了解详情。

显卡设置
很明显,驱动设置取决于制造商、显卡型号和驱动版本。但通常来说,提高图形/游戏性能的选项被怀疑会干扰实时音频处理。
如果你必须使用GPU附带的附加软件,试试关闭高/超性能模式、超频、高分辨率纹理/多边形/着色器选项等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
可能需要重新启动,也可能需要一些试验和错误的努力。

一些图形卡,如NVIDIA Quadro系列,提供了不同的配置文件来工作。
在极少数情况下,该卡的默认配置文件会导致性能问题。英伟达建议尝试 "工作站应用程序--动态流 "来代替。该选项可以在<3D设置管理>下的Nvidia 3D配置选项中找到。
此外,如果有 "多线程渲染 "选项,也请将其关闭。

主板
曾有报告称,即使是高端系统,如英特尔酷睿i9,性能也很差。
结果发现主板和特定的UEFI BIOS版本在内存性能方面有问题,制造商建议返回到较早的BIOS版本,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。正如前面提到的,BIOS更新很重要,但在极少数情况下,值得仔细看看版本历史,甚至是社区的在线讨论。

2021年11月12日 15:19
浏览量:0

扫描二维码,添加微信公众号

WELCOME

WELCOME

扫描二维码,添加微信公众号